青岛市北百姓中医院王兵院长: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超过50%,全世界每20秒就有一位糖尿病人因此而失去自己的脚。然而,许多糖尿病人往往只注意血糖的控制,对糖尿病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,不少糖友都是糖尿病足发生了溃疡才发现,结果延误了治疗。其实,足部出现一些看似普通的变化,很可能就是糖尿病足向我们发出的病变早期信号。
1、足部感觉减退:
足部皮肤感觉减退,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。
这些糖友会感觉双脚麻木,像套着纸袋一样。踩地像踩在棉被上,走路不稳,深一脚浅一脚,这说明足部皮肤深浅感觉减退,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。
2、间歇性跛行:
间歇性跛行,是糖尿病足的又一信号。
高血糖已经破坏了患者的神经和血管,导致患足处于缺氧的状态,这种情况下,患者稍微运动之后,就会有足部痛感出现,休息后会得到缓解,但是再进行运动,症状又会出现。
展开剩余67%3、足部皮肤变色:
足部皮肤有明显异常。
由于足部处于我们的肢体末端,所以血液无法及时供给足部营养,导致足部微血管会出现异常扩张,就会出现紫红的颜色,这也是糖尿病足最初期的表现。
4、伤口久不愈合:
小伤口久久不愈,甚至有感染情况发生。
高血糖会破坏患者足部的微血管和神经系统,导致一些小伤口久治难愈。同时血液中的高血糖成分,使细菌容易在伤口处滋生,更不利于伤口的愈合。在细菌的影响之下,伤口还会逐渐的扩大,甚至出现脓液和坏死组织。
以上这四个症状都是糖尿病足的信号,无论出现哪一个都要提高警惕!
一旦发生糖尿病足,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,避免糖尿病足进一步发展,避免截肢的可能。
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要点,守护足部健康
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做好足部的日常护理,是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和发展的关键。以下这些日常护理要点,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都应牢记。
每天检查足部是必不可少的步骤。患者应在光线充足的地方,仔细观察足部的皮肤是否有破损、裂口、红肿、水泡、鸡眼、老茧等情况,同时还要检查脚趾缝之间是否有异常。如果自己无法看清,可以借助镜子或者请家人帮忙。一旦发现问题,要及时处理。
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也非常重要。每天要用温水洗脚,水温不宜过高,一般在 37℃左右为宜,避免烫伤皮肤。洗脚时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,洗脚后要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,尤其是脚趾缝之间,一定要擦干,防止潮湿引起真菌感染。
选择合适的鞋袜对保护足部至关重要。鞋子要宽松、舒适、合脚,避免穿尖头鞋、高跟鞋或过紧的鞋子,以防止足部受到挤压和摩擦。袜子应选择棉质、透气性好的,每天更换,避免穿化纤材质的袜子,以免刺激皮肤。
避免足部受伤是日常护理的重点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避免足部被尖锐物体刺伤、割伤,不要赤脚走路,即使在室内也最好穿上拖鞋。修剪脚趾甲时要格外小心,不要剪得太短,也不要剪伤甲沟,以免引起感染。如果足部有鸡眼、老茧等,不要自行用刀刮或用腐蚀性药物处理,应请专业医生处理。
另外,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控制好血糖水平,定期监测血糖,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。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基础。同时,适当进行足部按摩和运动,有助于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,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,避免过度运动对足部造成损伤。
总之,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,并且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同时做好日常的足部护理,提高治疗效果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发布于:辽宁省炒股使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